时间:2024-07-26
嘉宾:刘文杰
内容:“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2024年双辽市开展的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共双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杰,就我市文化惠民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介绍。
亲爱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双辽市政府网站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共双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杰,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2024年双辽市文化惠民相关工作。刘部长,您好!
【嘉宾】
主持人好!
【主持人】
我们常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增加。据了解,2024年双辽市将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刘部长,您能谈一谈我市大力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吗?
【嘉宾】
好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需要传承和发展,文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市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主要是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我们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也为群众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持人】
刘部长,接下来在哪些方面、采取哪些措施让文化惠民活动走深走实呢?
【嘉宾】
首先是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已建成公共体育场、体育公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完善20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18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全市行政村都建有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其次是全面统筹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我市认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标准,坚持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把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基础,进一步拓宽群众文化活动空间,全面整合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农村电影放映点等文化场所,在重要节假日等时间节点,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基层文化服务“小阵地”真正发挥了“大作用”。
再次是分众化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一是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创新打造文化活动品牌,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文化成果。我们的太平鼓商业步行街是非常受欢迎的,被评为省级休闲商业街区,今年以第十一届市民文化节为主题,已组织开展“嗨歌劲舞转起来”文艺演出10场;此外,依托百禄村、宝山村、秀水村“三乐小镇”搭建乡村大舞台,开展经常性文艺演出活动。6月23日,我们举办了以“活力双辽·乡约奔跑”为主题的2024双辽乡村森林马拉松,有3000名运动员参赛,盛况空前。后续还有双辽首届村BA篮球联赛、冬季冰雪活动等,让双辽人民文化活动四季不断。二是让文艺队伍更受欢迎。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培训、学习、比赛等方式,提高文艺队伍的文学创作水平,培育一批德艺双馨的文学人才队伍。同时,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采风,挖掘鲜活素材,把视角投向生产生活一线,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最后是坚持打造精品树立双辽文化IP。一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双辽农文旅特色IP。以文化来引导人、打动人,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当前,我们正围绕“三乐小镇”“金秀田园”美丽乡村风景线、一马树森林公园、白鹤保护区、架树台湿地、八一湖水库等标志性景点征集优秀文艺精品,配合“乡村美食季”“乡野星光季”“稻花乡音季”等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良好的价值体验。二是深入挖掘文化历史,打造双辽地方特色文化IP。双辽的历史和文化很厚重。目前正以红色基因、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移风易俗、反腐倡廉等为主题,创作高质量剧本,力求打造精品文化作品,积累文化资源,逐步吸引外地文学、书画、摄影等艺术团体来双采风,吸引省内外影视剧制作团队来双取景,拉动地方消费市场特别是乡村消费市场。通过开发和运营本土文化IP,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主持人】
这么多文化活动,真是太期待了!那么除了以上活动,您能谈一谈其他文化惠民活动吗?
【嘉宾】
好的!其他文化惠民活动还有很多。例如,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我们坚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积极征求群众的观影意向,以此来调整影片内容,把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电影送到身边。同时,合理安排放映时间、地点,避开农忙时间,最大程度扩大放映覆盖面,丰富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此外,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增加农家书屋书籍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刘部长的详细介绍,相信在24年我们一定能品尝到丰盛的文化大餐!亲爱的网友们,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