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群团
街道团组织主要有共青团、妇联、科协组成。共青团组织在团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服务事业,脚踏实地,建功成才,争做时代新青年。妇联组织带领广大妇女学习贯彻党方针政策,领会时代精神,倡导新的风尚,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新。她们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进一步发挥聪明才智,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生产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生力军。科协组织带领农民解放思想,科学种田,领导农民科技新潮流,为街道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一节 共青团
一 组织机构
1994年初,辽河经济开发区开始设立团支部,当时有负责青年团工作人员1人,下辖3个团支部:山场村团支部、丰巨村团支部和中心校团支部。
1996年,双辽撤县设市,成立辽东街道办事处,街道负责青年团工作人,职务是团委干事,同时配备组、宣委各1人。下辖6个团支部。即:山场村团支部、丰巨村团支部、勃山村团支部、金良村团支部、中心校团支部和辽东中学团支部,各团支部设书记1人。
二 团务活动
1995年3月,开发区团委成立后,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组织全区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干部、老红军、军烈属、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等,向他们献爱心,为他们做好事。通过这次活动,真正使全区青年做到了“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他们中间主动帮助军烈属打扫院子的10人,为老干部、老红军担水、劈柴的20人,扶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解决求学难的15人,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5人,这些好人好普遍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1997年5月,辽东街团委组织全街团员青年向贫困学生开展“扶困济贫献爱心”活动,召开全街每位青年团员向贫困学生献爱心,帮助他们解决求学难的问题,使贫困学生真正体会到社会的温暖,通过这次活动共青团员共向贫困学生捐款1000多元,为20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
三 少年先锋队
辽东街共有5所小学、中心校设专职辅导员1人,各分校各配备1名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本校少先大队工作。
1999年,中心校开展“手拉手雏鹰行动”活动,少先队员中间,有的把家庭擂台评比表挂在家中最显眼处,和爸爸妈妈文明评比,不仅教育了孩子,也激励了家长,使家长和孩子改掉了以往的坏毛病;有的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为妈妈制作一个贺卡,对妈妈说一句温暖的话语,帮妈妈做一件家务活;有的为下岗妈妈献爱心,介绍下岗妈妈的特老式,制成求聘卡,通过“少年补交”等形式,为下岗妈妈寻求职业。
2000年,实施“311”工程,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活动。3月份开展读“雷锋日记”学习雷锋好榜样活动。以村小为单位,指导学生写“雷锋日记”读后感,“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跨越新世纪”大型文艺汇演,教育鼓舞少先队员学习文化知识,昂首阔步走进新世纪,做一个有全面才能的21世纪接班人。“七一”开展了“颂歌献给党”歌咏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少先队员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