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铁西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贺家村的“蝶变”之路

2019-05-05

  双辽市卧虎镇贺家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笔者第一次走进贺家村时,村支部的房屋陈旧、设施不全,村里的道路大多也都是坑坑洼洼。时隔一年多的时间,笔者再次踏入贺家村时看到过去的土路变成了水泥硬化路,原来的臭水坑变成了凉亭,种种变化,不由感叹。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薄弱、村屯环境脏乱差是制约贺家村发展的重要原因。为改变贺家村的村屯面貌,2018年以来,四平市委办公室和双辽市科技局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共同努力,积极开展村屯环境整治工作,投入15万元资金用于村屯环境整治。同时,大力搞好村屯绿化美化,村屯道路两侧栽植各类风景苗木5490棵,实现了村屯绿化全覆盖。为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投入资金近500万元,新修水泥路11.9公里,并且打通了到报马村、大付村、前六家子村的道路,真正了实现村村通、屯屯通、户户通。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不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资近30万元,改造扩建了村部,改造了便民服务大厅、党建活动室,新建了4处党建立式标语建筑,安装了10余块宣传板。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对村里的小广场进行了改建,并配套了12件套健身器材,省邮储银行又投资15万元,新建了77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村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基础设施更完善了,道路也越来越平坦宽阔,都通到我们家门口了”。贺家村的村民们谈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悦。

  帮扶政策精准落实

  在卧虎镇贺家村村部的档案柜中,一排排的档案盒排列整齐,每一个档案盒里都装着贫困家庭的详细资料,一个盒子就是一户贫困人家的台账,贺家村依据台账对每一户贫困户进行精准施策、精准帮扶。

  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大姐和丈夫离异多年,女儿在双辽市职业中专就读,再加上自己患有乳腺癌、股骨头坏死,对于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女二人没有房子,借住在弟弟家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仓房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改变周大姐家的生活状况,经过多方沟通,协调四平水投公司出资4.5万元为她们修建了60平方米的房子。同时,为了让周大姐的女儿能够上得起学,又协调四平安华保险公司,每年承担孩子4800元的伙食费。

  “房子敞亮了,心里更敞亮,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我这心里呀特别高兴,住房和孩子上学这两个最大的困难都帮我解决了,党的政策真是太好了!”周大姐说,如今觉得即使困难再大,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贺家村的帮扶干部们把村里贫困户的困难一件一件地捋,一宗一宗地办,怀揣一颗真心、倾注一份真情,凭借一股韧劲破解了贺家村贫困户的一桩桩心结。

  产业项目落地生根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贺家村第一书记张忱这样说道。正是寻着这样的思路指引,贺家村贫困户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面对贺家村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想方设法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巧打生态牌,让“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在村屯道路两旁和村民的房前屋后栽植鸡心果,实现了绿化、美化、经济效益一体化,预计鸡心果盛果期每株净收益100余元,全村农民可增加收入50余万元;巧打产业牌,让“贫困村屯”向“富足乡村”转变。加大养殖产业帮扶力度,为全村37个贫困户落实养殖大鹅项目,每户发放鹅雏30只,预计户均增收300元。落实养羊项目,市残联为全村8户残疾贫困户每户提供两只基础母羊进行集中饲养,预计户均可分红200元。同时,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改种大豆100公顷,每公顷大豆纯收入可达8000余元。在去年新开发水田10公顷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开发水田294公顷,水田开发后,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并帮助25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贺家村的村容村貌的发生了明显改变,村民生活水平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昔日的贫困村正逐步“蝶变”为幸福村。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