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双辽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领导,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强领导 夯实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双辽市以及各乡镇(街)村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乡村3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双辽市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将环境保护纳入其中,教育和引导群众改变陈规陋习,养成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整治工作,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同时,大力加强党员引领,统一干群思想,增强爱党、爱国、爱家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村屯垃圾,带头栽花种树,带头入户宣讲环境保护知识。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双辽市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几年来共投资7.74亿元,新修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66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屯屯通”、“户户通”达到60%以上;扎实推进村屯绿化。将植树造林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四边”植树工程,2015年以来,共植树造林17万亩,绿化村屯355个。通过大力开展村屯环境整治,栽花、种树,进一步提升村屯美丽指数;扎实推进改房改水改厕工程。2015年以来,完成危房改造4670户,改厕1.22万户,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用水巩固提升工程,强化生活垃圾治理。2018年成立了城乡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服务中心负责清运、镇村网格化管理、保洁员收集、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五有目标”。
建立机制 正向激励
建立政府投入机制。双辽市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目前,投入垃圾治理专项资金,购置了垃圾运输车、垃圾清运三轮车、大型垃圾压缩箱、移动式钩臂垃圾箱和垃圾桶,实现了村屯配备全覆盖;建立垃圾清运机制。制定了《双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方案》,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制定了《保洁员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为全市206个村和农村社区配备了近1200名保洁员,实行全天候保洁,并配备了乡镇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点操作员;建立督察考核机制。制定了考核制度,成立4个考核组,每周至少3天进村入屯巡回督导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暗访,确保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注重正向激励。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各乡镇(街)都建立了正向激励机制,对表现好或对村里环境作出贡献的家庭上进行表扬。此外,定期组织开展“美丽家庭”评选活动,这些正向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荣誉感,充分调动起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丰富载体 强化宣传
宣传发动到位。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双辽市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双辽市印制垃圾分类宣传单入户上墙,在每个村都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栏,制作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走村入屯巡回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及时反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动态,刊播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口号。同时,进一步丰富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巾帼行动”等活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为开展环境整治营造了舆论氛围。
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双辽市农村昔日路旁的垃圾污水没有了,坑洼泥泞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树木、艳丽的鲜花、笔直平坦的水泥路,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双辽市的广阔农村的面貌将会越来越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