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之年民生为要。双辽财政积极发挥财政“兜底”作用,从全面强化就业优先,稳岗补贴措施,到提高养老社保待遇水平……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接连落地,让更多人享受到民生红利。
一、稳企暖岗,鼓舞发展信心。
疫情发生后,通过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稳岗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保市场主体、保就业。
(1)六保六稳最大的交叉点是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财政局积极配合人社部门,科学控制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发规模。新设置开发了基层公益岗位、扶贫公益性岗位、临时公益岗位,优先对大学生、农村贫困劳动力录用,财政已投入资金1300万元,预计全年财政投入资金2200万元。
(2)全力支持人社部门开展就业见习工作。针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岁失业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财政已投入资金59万元,下半年,财政局还将根据人社部门就业见习工作的开展情况,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3)继续支持人社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畅通劳动者疫情期间参与技能培训的渠道。培训机构通过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方式,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财政已投入资金30万元,复工复产后,财政部门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4)疫情发生后,双辽市财政加大稳岗补贴返还力度。根据社保部门的资金申请,落实稳岗就业补贴政策。为减轻企业经济压力,避免企业减员,按时足额发放企业稳岗就业补贴,做到符合条件的申报企业返还全覆盖,截至7月底,共返还失业保险费610万元。
二、财政“兜底” 惠及更多群体。
双辽财政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全力“兜”住困难群体,不断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群体享受到民生红利,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根据相关政策文件要求,阶段性扩大价格临时补贴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及时下达价格临时补助资金,专项用于发放城乡低保人员、特困人员、失业人员、享受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价格临时补贴.
(2)积极扩大相关保障覆盖面,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惠及4.5万名退休人员。
下半年,我局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积极有为,温暖有力,增强政策合力,有效发挥财政在经济恢复、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