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认真谋划。东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秋冬季秸秆禁烧秸秆离田工作,认真谋划周密部署,及时印发秋冬季秸秆禁烧和秸秆离田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秸秆禁烧和秸秆离田监管体系,实行镇包村、村包屯、屯包户,以及党员干部联系农户的包保工作机制。明确镇、村、屯三级管理机制,镇包村领导对所包村负总责,镇包村干部负有具体监督指导责任,村书记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屯长是直接责任人,巡逻队负有巡逻扑火责任。各村建立不少于20人巡逻队,严格落实全天候值班值守,加强重要时间节点和国省干线公路两侧的巡逻管控,做到“块块有人包,处处有人管”。
积极引导,广泛宣传。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和离田宣传,9月下旬开始镇政府就制作了秸秆禁烧和离田通告音频,在各村微信群转发、用大喇叭广播,入户张贴秸秆离田公告4500余份,出动宣传车 100余台次,悬挂宣传条幅49条,制作永久性宣传牌20块。特别是今秋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焚烧秸秆的最大隐患水稻高留茬,镇政府与各村全喂式水稻收割机机主签订水稻低留茬收割承诺书,并要求各村委会组织对水稻秸秆收割不达标的进行二次切割确保低留茬。
政府助推企业,破解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瓶颈。依托东明镇盘山村鑫华草场和吴家村禾聚园秸秆加工合作社大量收购稻草的优势,变废为宝,解决了全镇4200公顷废弃稻草综合利用的出口问题。从10月以来,禾聚园秸秆加工合作社加工稻草3000多吨。盘山村鑫华草场是政府投资的扶贫产业项目,今年预计加工销售1万吨草砖,通过大连港口销往日本喂禾牛,预计企业年总产值可达800-900万元,老百姓1公顷水稻产生的秸秆就能卖1000多元,附近有劳动能力的农民可以到草场就业,月工资在4500元左右。东明现有两家稻草加工企业全年综合利用稻草秸秆量2万多吨。我镇玉米秸秆面积1480公顷,玉米秸秆离田采用机械打包,每公顷打包200包,打包后秸秆可作为牛饲料或自家烧柴。
突出重点,全天候加强秸秆禁烧巡逻管控。在秸秆禁烧期间,镇派出所组织各村辅警不断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査,加大关键时段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巡查频次和密度,对重点区域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秸秆现象。
多部门联合督查,强化责任追究。成立由镇纪委牵头、派出所、办公室、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秸秆禁烧和离田专项工作督导组,对全镇秸秆禁烧和离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督办,重点督查秸秆禁烧和秸秆离田工作网格化管理及包保责任是否落实、措施是否得力、露天焚烧行为是否处罚到位等行为。
全镇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的总量在34000吨左右,截至目前,秸秆离田已完成秸秆总量的80%,预计11月末将全面完成秸秆离田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解决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增加企业效益同时也增加百姓的收入,促进了秸秆离田,而且有效预防了焚烧秸秆现象的发生,保护了生态环境,为明年顺利春耕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