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NaCl)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但是,长期的高盐饮食摄入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号召实施合理膳食行动,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而全国营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烹调盐摄入量高达10.5克。
盐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激肽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内皮功能和氧化还原平衡等。近年来研究发现,盐的摄入不仅驱动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还与免疫反应的变化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以及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应答分为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研究表明,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都参与了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长期高盐饮食有可能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一个潜在因素,不过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证据积累。
新冠肺炎发生后,各医疗专家团队均提出了机体免疫力在抗击新冠肺炎及阻断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流行病学统计看,老年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成为感染风险较大的一类人群,其自身免疫系统比较脆弱,感染者发展成为重症及危重病人的风险也相对较大。
合理膳食、智慧控盐
免疫系统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发现并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保障身体健康。人的免疫力受诸多因素影响,良好的营养、运动、睡眠等是保证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和有效发挥其功能的保障。长期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并且有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也有可能会促使免疫细胞的活动向促炎症反应发展,并成为引发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
如何做到日常饮食智慧控盐?
推荐每人每天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提倡在家吃饭,学习少盐烹饪知识和技能,培养全家清淡口味和习惯。
小小盐勺用起来,家庭用盐要限量。
不要忽视各种调味品、咸菜、腌制食品中的隐性盐;烹调方法多样化,优选原味蒸煮,巧用多种风味替代盐,菜肴快出锅时再放盐;从小培养儿童清淡口味,少吃高盐零食;家有老年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病的病人,更应提倡合理少盐膳食;在外就餐或点外卖主动要求低盐口味,优选低盐菜品,注意荤素搭配;购买加工食品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钠食品,少买高油、高盐的加工食品。
减少食盐摄入是降低血压及相关慢性病发生风险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之一,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为了家人健康,请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合理膳食,兴新食尚,智慧控盐,幸福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