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铁西区人民政府

聚力打造“融戎心”工作品牌 助推退役军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21

  双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聚力打造“融戎心”工作品牌,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荣耀,努力把服务保障退役军人事业做得更深更细更好。 

  ——实施“融心铸魂”红色润城行动,为擦亮城市红色底蕴赋能加分。双辽市是片红色沃土,涌现了王奔、于海川、铁路烈士职工等革命先驱,红色底蕴深厚。为切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让红色基因世世代代传下去”重要指示精神,双辽市创新开展乡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退役军人服务站深度融合模式,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上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各乡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工作成果在双辽大地遍地开花、蔚然成风,一系列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实践举措惠及到每一名老兵的心坎。开展“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寻访老兵足迹.讲好红色故事”主题宣传活动,我市2名抗美援朝老兵英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得到展播;组建“红色故事传承人”宣讲团,积极开展“讲好红色故事 培育时代新人”红色故事分享会,用退役军人声音传播正能量,释放红色文化传播力和感染力;红旗街道敖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月满中秋,情系老兵”主题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节日的氛围里,让老兵们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永加乡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实践活动,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参与红色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当中;柳条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最美退役军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宣讲活动,将党的政策方针送到田间地头,带到群众身边。 

  全市各乡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融入退役军人工作元素,无论是理论宣讲,还是帮扶解困,无论是文明共建,还是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退役军人服务站已经产生了“化学反应”,成为群众美好生活的“标配”,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实施“融心同创”提质增效行动,为激发服务保障体系创新发展释放动能。“欲流之远,必先浚其源;欲树之高,必先固其根。”为树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五有”“全覆盖”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厅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提档升级行动”工作部署,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将想法变成办法,将思路变成出路,以做到“三个实”固本兴新。 

  在推进服务保障升级上出实招。积极打造“一镇一特色,一街一品牌”建设。在柳条乡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老兵调解室”,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同乡镇街综治工作有效融合,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在辽北街道服务站打造“部站融合”试点,实现基层武装工作同退役军人工作深度融合;在双山镇邮政企业建立退役军人主题邮局,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政治文化环境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每年投入保障经费53.4万元,即每个乡镇街1万元,每个村(社区)每年1500元,确保工作有人抓、保障不断线。为巩固拓展建设成果,创新建立“结对指导”工作机制,指导乡镇街服务站顺利完成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信息化平台建设、“一张表”、优抚对象年度确认等工作任务,为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专业、优质便捷的服务。 

  在提高服务保障水平上创实绩。组织召开2024年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会议暨基层服务站长工作培训会,严格落实全省退役军人事务局长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下发了《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思想政治工作使用手册》和《乡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服务清单》,明确6类36项服务内容,落实退役军人在思想政治引领、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优抚帮扶、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要求,做到年初有方案、年终有检查、年度有总结。制作各乡镇街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展示汇编18套,各乡镇街退役军人工作特色成果得到生动展示。 

  在获得帮扶援助上求实效。用足用好社会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质效,是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积极与民政局慈善总会联合开展帮扶解困行动,每年为困难优抚对象提供米面油等生活物资20000余元,有180名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受益。携手双辽市欧亚购物集团开展“情暖节日 关爱老兵”活动,与市医院、总工会等部门制定长期帮扶计划,“99公益日”“爱心献功臣”等帮扶项目的实施,让困难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爱。今年,组织开展了“聚吉爱心 圆梦青春”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公益助学行动,为5名困难退役军人子女发放助学金22000余元。 

  ——实施“融心聚力”部站携手行动,为国防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在双辽市辽东街道金良村文化广场,伫立着一处“国防教育微游园”深得市民的关注和喜爱,这里将双拥元素和乡村振兴生态之美完美融合,聚力打造的一处国防教育阵地,也是双辽市深入实施“部站融合”的契合点和务实举措。 

  双辽市充分发挥乡镇街“民兵之家”和“退役军人之家”深度融合的优势,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人民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融合共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基层武装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资源共享、融合共建、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部站融合”全周期服务模式,注重把政策宣传好、服务保障好、优抚落实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两站合一的创新工作机制打通了从参军入伍到退役返乡的全链条服务,以唱好“四重奏”迎来部站双赢。 

  役前教育迈好人生“第一步”。利用每年人民武装部春秋季征兵时节,联合开展入伍新兵欢送会暨役前教育活动,新兵代表为抗美援朝老兵朗诵诗歌《我想成为您》,在入伍前接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帮助他们迈好军旅生涯第一步,以过硬的政治素质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返乡欢迎仪式更有“归属感”。在辽东街道金良村广场开展返乡退役军人欢迎仪式,返乡士兵和抗美援朝老兵合唱《中国人民志愿者战歌》,并邀请老兵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新兵讲述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发他们成为建设家乡“最有为的人”;退役军人报到从落户登记、预备役登记、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及优待证申领、组织关系转接等服务“一件事”更加精准高效。 

  立功喜报送的“喜庆”。与市文联联合开展为立功家庭送喜报,用丰富的二人转形式将喜报送到退役军人家中;今年,为获得二等功的退役军人杨航和赵鑫淼送上喜报,邻里乡亲组成的秧歌队为送喜报活动增添了传统文化色彩,让“光荣之家”更感光荣。 

  志愿服务“优化拓展”。优化志愿服务路径,利用每年退役军人返乡时间节点,将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加入到“吉行军志愿者服务队”,录入吉事办系统,加强志愿服务数据库的建设管理,为每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建档立卡,为优化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打下坚实基础。3月5日学雷锋日,组织243名民兵和退役老兵组建的吉行军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献血活动,总献血量达到101700毫升;今年8月,辽北街道5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完成王奔镇红星村、辽南街张家村紧急救援任务;组织开展“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红色故事进校园”主题活动,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影响力在社会不断得到升华。 

  ——实施“融心共振”头雁示范行动,助力退役军人返乡就业创业。从部队返乡就业创业的退役军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方,始终情牵故里、心怀桑梓,真诚反哺、回馈家乡,千方百计为双辽经济建设添砖加瓦。创新开展了“党建引领,军创建功”党建服务品牌,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先后与双辽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提供咨询、贷款等相关服务。为新立乡丰产村兵支书苑广波打造的广种博收畜牧养殖合作社争取20万元贷款,帮助老兵渡过了难关;帮助柳条乡厚俗村兵支书侯建忠推广蔬菜和农产品,推介参加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成果展销会,蔬菜棚膜基地的农产品在春城深受百姓喜爱。今年5月,联合市融媒体中心,为服先镇服先村兵支书尹洪凯创建的西瓜养殖基地拍摄宣传,通过短视频、公众号帮助尹洪凯推广西瓜,助力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在一次次为退役军人竭诚服务的大事小情中,在一次次走访慰问的日常点滴中,双辽市委市政府以深厚的拥军之情、务实的惠军之举和真诚的暖军之心,不断推动退役军人事业蓬勃发展,取得“双辽做法”、“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的丰硕成果,让“最可爱的人”感受到了双辽温度。

 

初审:周维维

复审:郝宏达

终审:孙一迪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