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市直

区(县)

双辽市人民政府 梨树县人民政府 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四平铁东区人民政府 四平铁西区人民政府
  • 首页
  • 市政府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走进双辽
  • 双辽县志双辽县志

    郑家屯街 第十七章 文体教育 第一节 文化体育

    2010-12-29

      第十七章     文教体育

      郑家屯成立后,特别重视文教体育工作,在全街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在农村广泛开展科技兴农活动,组织农民参加科技培训,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双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一节 文化体育

      一 机构设置

      郑家屯街文体站成立于1996年12月,街道文体站是街道党委和文体局双重领导下的综合性文体事业机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由于工作需要,文体站由街道成立之初1人发展到2000年底3人。

      二 文体活动

      郑家屯街辖区内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种文体活动场所和活动内容逐年增加,文体站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和勤俭节约的原则,帮助居民委组建群众性业余文体活动组织13个,培养群众性文体活动骨干33人。出现了南锋委、铁西委、东育委、工农委和东强委组成的铁路俱乐部活动点和郑家屯公园晨练点,为全街的文体工作打开了书面。

      秧歌队 扭秧歌是街道辖区内人民群众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居民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了5支秧歌队,参加人数600人次。其中铁路俱乐部和商业街两处规模最多、每处多达150人,观看的群众达几百人。

      篮球赛 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喜爱篮球运动。街道自1996年成立后,连续4年举办街道内部篮球赛,而且球枝一年胜过一年,连续3年参加比赛。女同志参加篮球比赛,这在其他单位不多见,截止到2000年,全街已有机关、站办所、御煤队、防保所,工农村等8个男女代表队。街道领导对每年一次的球赛非常重视,拿出一定数量的资金给运动员买服装和奖品。每年的比赛都按比赛要求评出一、二、三等奖。

      老年门球队 老年门球队是1981年9月成立。主要活动地点是铁路俱乐部门前,成立之初,只有5个门球队,人数仅50人左右。到2000年已发展成为24个门球队,人数达200多人,每年的4月至10月,气温比较适宜球赛,参加的人特别多,每月各队之间都进行比赛,这些老年人的球技特别高。1998年和1999年,老年门球队曾代表郑铁地区和双辽市参加通辽铁路分局和四平市门球赛,两次均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侯德山图书馆 侯德山是郑家屯街新开委党支部书记,已74岁高龄。退休后,他不忘党的恩情,为了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他把自己的家办起了免费图书馆。后来由于自家的房屋运迁的原因,图书馆的固定场所没有了,老人就买了一辆三轮车,办起了流动图书站,每天到他那里看书的达三、四十人,15年来,到他那看书的人10万余人次。1998-1999年,他的事迹多次刊登在《四平日报》、《双辽日报》等报刊上。双辽市委组织部,市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侯德山的图书站》、《七十四岁老人和他的免费图书站》,在吉林省、四平市和双辽市电视台播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运动会 郑家屯街道成立后,党委非常重视体育运动,1997年6月2-4日,双辽市第十六届田径运动会召开,街道积极踊跃参加了这次运动会,运动员男17名、女16名,在社会组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3名的好成绩,并获精神文明奖。1999年6月11日-13日,街道积极地参加了全市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男女运动员各15名,荣获精神文明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街道辖区的娱乐场所逐年增多,1997-2000年,全街共有书屋7处,藏书3万余册,每天租书看书的达300余人次,有歌厅10处,舞厅5处,台球厅6处,保龄球馆2处,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