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街农工商总公司始建于1984年7月,属村办集体企业。2000年,总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400万元,流动资金250万元,年销售产值为4000万元,实现利税170万元。企业拥有职工200余人,其中,高中级科技管理人员17名。下属企业有:液化气供应公司、农副产品贸易公司、制酒厂、水果窖、餐巾纸厂\肉制品加工厂、加油站、肉用犬育种场等11家企业。总公司曾多次荣获省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授予的“明星企业”称号,1998-1999年度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
农工商总公司的前身是原郑家屯镇张家大队第一生产小队。有147户农民,574口人,全队有耕地34.3公顷。208名劳动力,有一半从事农业生产,一半从事零散的工商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夕,生产队集体只有十几间砖平房,两挂马车和一眼机井。农户共欠三角债4.2万元,生产队里欠银行贷款4.6万元,是全镇出名的穷队。党的农村改革政策给这里带来了第一次机遇。1984年7月,经上级批准,把张家一队同郑家屯镇蔬菜管理站合并,成立了郑家屯镇农工商联合公司。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公司业务分农、工、商三摊儿,分别发展蔬菜大棚、经济作物和创办小型的酒厂、瓦厂、油厂、粮米加工厂和6家小商店。从此公司全体员工踏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公司取得了初步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公司领导把资金投放到扩大再生产上。搞市场预测,抓新产品开发,注重产品质量,使公司逐渐在市场站稳了脚跟,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势头。
1984年,公司的大棚蔬菜生产在5个月内收入达13万元。有了钱,公司领导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寻求更高的发展目标。当时根据镇内居民冬季吃水果蔬菜难的问题,新建了水果窑、罐头厂和恒温库。1985年贮存水果300吨,蔬菜200吨,加工罐头5万瓶。去掉成本,当年纯盈利2.4万元。到1990年5月,累计创产值70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
初步的成功,成功使他们尝到了搞村办企业的甜头,同时也增强了再发展的信心。公司班子成员开始留心市场信息,寻找乘势快上的切入点。这期间公司领导了解到,县城内居民使用液化气要去长春、四平、大庆等地长途购进,价格高而且极不方便。县里有关部门打算兴建液化气站,但由于诸多原因,一直未能搞成。经过多方咨询论证,公司决定上马这个项目,经过争取,得到批准,随后立即着手实施。资金不足,找领导帮助协调,发动职工向亲戚借,找银行贷款。不懂技术,就去外地取经同时选派人员赴省市进修、培训。其规模、安全指标在全省同行业中均处领先地位。投入使用2年就创产值240万元,实现利税31万元。此后公司又相继上马了机动车加油站、肉制品加工厂、餐巾纸厂等项目,到1994年,农工商总公司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农、工、商联合体。
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公司开始发展以肉用犬繁育为主项目的第三次创业。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前期准备工作,1995年初,与省农科院\农学会等部门组织协调争取,建立了中国农学会肉用犬繁育基地,并成立了吉林省肉用犬研究所。这是国内唯一的一家肉用犬研究机构。该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中级职称科技人员17人,其中国内一流肉用犬养殖专家6人。基地育种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经过一年科技攻关,培育出了特色品牌——青龙犬。青龙肉用犬的培育成功,填补了国内肉用犬的品种空白。中国农学会曾四次组织全国著名养犬专家对该所的技术力量和青龙犬的肉品质量进行了考察论证,并于1995年10月,在这里召开了“全国首届肉用犬育种开发研讨会”。通过6年的努力,青龙肉用犬的科学研究水平逐步提高,基地建设不断完善。现已在全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肉用犬科研,生产、保销、信息服务网络。青龙肉用犬育种基地占地达2.6万平方米,其中犬舍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科研界定生活区面积1600平方米,年饲养种犬300余只,年产幼犬2000多只。青龙肉用犬产品销售覆盖面已达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分布在全国各地大中小型养犬场共有200多处。1996-2000年,向全国共推广、销售成龄种犬5810只,幼犬4150只,实现销售额932万元,利税239万元;1999年销售种犬3300只,幼犬3000只,实现销售额600万元,利税150万元,2000年销售种犬3800只,幼犬3200只,实现销售额700万元,利税170万元。公司注重宣传和树立创品牌意识,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二套“农业科技教育”,“金土地”栏目及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节目中播出十分钟的肉用犬在国家商标不局注册,同年7月10日,青龙肉用犬获得了“吉林省名牌产品”称号。目前农工商总公司正在考虑肉用犬项目的下一步开发。行铂在“世博会”,“因特网”上进行海内外招商。“年饲养20万只肉用犬项目”已通过多方科学论证。总公司还大力发展招商引资项目。1999年,由外地投资150万元的高淀粉甘薯生产和制粉生产线,已启动运行。到2000年底实现产值200万元,实现利税40万元。由吉林省双辽市医学会与中华医学会和中国血液平衡医院联合创人,共投资万元的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于2000年3月在该公司成立。为了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公司建立了职工学校,采取内训、外培的形式,走学习交流、研讨相结合的路子。几年来,内训人员达160人次,送往天津、大连、沈阳、长春等地学习的有60人,并聘用了4名大学生。为职工培训提供资金10余万元。公司实行厂长经费负责制,公开招聘社会上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负责各方面工作。人工录用必须通过内训和考试合格。
强村裕民,壮大集体经济是总公司的宗旨,十几年来,公司在服务社会、造福双辽人民的同时,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妥善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全村有一半以上劳动力在公司上班,还在社会上录用了近百人,职工年收入人均5200余元。企业的持续发展,促使村民也走向了富裕之路。绝大多数村民盖了新房、买了高档电器,有了存款。公司在搞福利公益事业方面,为减轻农民负担共先后投资50万元。1998年村里出大半资金为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投入专项资金整修道路6600延长米。对水电设施如期进行了改建、维修。公司还将一如既往,为社会、为村民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