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地表水
辽北街与西辽河相邻。西辽河是内蒙古高原老哈河和额尔纳河的支流,流经内蒙古哲里木盟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后称西辽河。西辽河从双辽市建设乡的合力村入境,流经卧虎、辽北街、红旗镇、郑爱屯街、王奔镇等地,南流到辽宁省昌图县的三江口,与东辽河汇合经营口入勃海。清朝光绪年间,西辽河床宽1公里,水深平均为5米,平时有木船运载粮食,布匹等直到营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水势汹猛,河水夹带泥沙,致使河床增高,赞成河流改道。据史料记载,1924年东西辽河汇流点由三江口北移至辽宁省古榆树,下移10公里。1938年,合力段原河由白市屯经合力屯前流向马家坨,一场洪水后,河道摆协3000米以上;1946年,彰武台段原河道由彰武台东向西南,一夜之间破岸改道,从彰武台间穿过,摆动1000米;1964年以后,西辽东河枯水呈周期性,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辽满足要求上游艺机修筑水库,拦洪截流,合理实行排灌,现在的西辽河仅是潺潺的小溪。
1998年8月,由于内蒙连降瀑雨,河水瀑涨,上游各水库放水泄洪,使西辽河水位达到了建国以来最高水位116.58米,洪水流量高达1380立方米/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和驻地武警官兵全力抗洪抢险,经过一个月的奋战,洪水终于退去了,保住了城区,保住了双辽发电厂,保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双辽历史上写下了抗洪抢险辉煌的一页。
二 地下水
辽北街地下水源丰富。双辽市城市用水、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都来自于辽北街的三水源给水工区。
2000年,城市工业、居民生活等用水量为5000万立方米,总供水量近5000万立方米,不包括双辽发电厂用水。由于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1990年前,打一眼井在地表下只需8米,到2000年,打一眼民用铁井要在15米以下才能有充足的水量。因此,地下水资源正在逐年减少。用不了20年,辽北街乃至双辽市也是一个缺水地区。
地表水为重碳酸钙形水质,铁及钙含量较高,其中铁含量为1.6-1.9毫克/升,超过了0.3毫克/升的标准。地下水质清纯碱,无污染,虽然工业排放一些污水,但对耕地洪涝九城区居民饮水都没有影响。